|
来看我们如何点石成“金”将普通石头研磨成粉,制成薄膜,能够代替传统胶带等一次性塑料产品吗? 答案是肯定的,不久前,北京传来的一份评估报告,印证了这一“疯狂”的想法:中国化学协会经评审《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》标准获得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业内专家认可,给出“建议本标准尽快贯彻实施”的意见。 这一全新产品,由长兴县山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山联”)研发。企业掌门人蔡剑勇、厉瑞亚夫妇,2006年萌生利用碳酸钙制造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的念头。13年间,他们卖工厂、卖别墅,耗资4亿多元,投入一场“豪赌式”创新。 13年研发路,蔡剑勇、厉瑞亚夫妇就像一块顽石,在一路质疑中坚守,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——成功研发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。一个“疯狂”的想法,催生了产业的风口。“用这种新材料,我们已经开发出8大品类新产品,出口到日本、意大利、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”在山联的会议室坐定,记者注意到桌子上摆放着胶带、快餐盒、瓦楞箱、吸管、梳子等日用品,制作这些产品的原料则是装在玻璃瓶里的各色“母粒”,这就是山联研发的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。“塑料是有机材料,用无机材料代替有机材料的案例是我们的创造,此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这样的尝试”。 《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》显示,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,是常见石头的重要组成物质。70%的碳酸钙,加上25%的树脂和5%的助剂,3种材料混合加工,改性造粒、制膜,形成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,既保留了塑料的特性,又可降解。 无机降解可塑性材料亦具备较高经济价值。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,蕴藏丰富,用途广泛。目前,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每吨约3万元,无机新材料价格定位在聚乳酸的三分之一,不仅有成本优势,还可以实现量产。 眼下,我们正在加速产业化。我们与国内纸包装行业龙头企业大胜达洽谈合作,尝试为后者提供原材料;在中西部地区,他们用当地取之不尽的沙子,生产绿色环保的瓦楞箱,同时建立市场化的回收系统;在湖州,山联与邮政、申通、圆通、中通等品牌快递企业签约,推广使用山联生产的绿色胶带、纸箱。 |